急性肠胃炎三餐吃什么
急性肠胃炎发作期饮食需遵循低渣、低脂、易消化原则,可选择米汤、白粥、软烂面条、蒸蛋羹、苹果泥等食物。恢复期逐步引入香蕉、土豆泥、去皮鸡肉等营养食物。
1、流质阶段:
发病初期呕吐腹泻严重时需短暂禁食4-6小时,随后从少量温盐水或补液盐开始补充水分。呕吐缓解后过渡到米汤、藕粉、过滤蔬菜汤等流质,每2小时摄入50-100毫升。此时肠道黏膜充血水肿,流质饮食可减少机械性刺激。
2、半流质阶段:
症状减轻后选择白粥、小米粥、软烂挂面等半流质。可添加少量盐补充电解质,避免高糖食物加重渗透性腹泻。煮粥时可加入少许山药或南瓜增加黏稠度,保护胃肠黏膜。每日分5-6餐,单次不超过200毫升。
3、低纤维主食:
恢复期选用精白馒头、低糖面包、软米饭等低纤维主食。面食需充分咀嚼,米饭可煮至稍软烂。避免糙米、全麦等粗粮及油炸面点。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同时减少肠道蠕动负担。
4、优质蛋白:
逐步添加蒸蛋羹、嫩豆腐、去皮鸡胸肉等易消化蛋白。鱼肉选择鳕鱼、鲈鱼等白肉鱼清蒸食用。蛋白摄入量从每日20克开始递增,烹调时禁用油煎炸。急性期避免牛奶、豆浆等可能产气食物。
5、过渡期蔬果:
症状基本消失后引入胡萝卜泥、苹果泥等低渣蔬果。香蕉含钾可预防电解质紊乱,蒸熟的苹果含果胶能吸附毒素。避免生冷、高纤维及酸性水果。每日蔬果总量不超过200克,分次食用。
急性肠胃炎恢复期需持续1-2周清淡饮食,避免辛辣、酒精、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食用油每日控制在10克以内。适量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帮助黏膜修复,症状完全缓解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注意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反复需及时复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非萎缩性糜烂会癌变吗
- 2 颈椎癌的初期症状有哪些
- 3 矮小症应该怎么去治疗
- 4 病毒性感冒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 5 肉毒素除皱的副作用
- 6 陈旧性心肌梗死怎么办
- 7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 8 7个月宝宝便秘怎么办什么方法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