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应注意什么饮食
肠梗阻患者饮食需严格遵循低渣、易消化原则,主要注意点包括少量多餐、选择低纤维食物、避免产气食物、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及时补充电解质。
1、少量多餐:
每日进食5-6次,单次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升以内。采用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过滤菜汤,可减轻肠道负担。进食速度需缓慢,每口食物咀嚼20次以上,避免吞咽空气加重腹胀。两餐间可补充口服补液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2、低纤维选择:
急性期禁用粗纤维蔬菜、全谷物等难消化食物。推荐精制米面制品、嫩豆腐、去皮南瓜等低残渣食材。水果需去皮去籽制成泥状,如苹果泥、香蕉泥。恢复期逐步添加少量煮软的胡萝卜、冬瓜等低纤维蔬菜,观察排便反应。
3、规避产气食物:
禁止食用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易产气食品。乳糖不耐受者需避免牛奶,可选用无乳糖配方奶粉。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禁用油炸、烧烤等加工方法。调味需清淡,限制辣椒、咖喱等刺激性调料。
4、热量保障:
每日热量不低于1500千卡,可通过添加肠内营养粉补充。选择高生物价蛋白质如鱼肉糜、鸡胸肉泥。适量添加植物油增加能量密度,但单日油脂不超过30克。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短肽型医用食品。
5、电解质管理:
呕吐频繁者需监测血钾、钠水平,通过口服补液盐Ⅲ补充丢失电解质。自制补液可选用淡盐水每500毫升水加1.75克食盐交替饮用。禁食期间需静脉营养支持,恢复饮食后优先补充含钾丰富的过滤果汁、去油肉汤。
肠梗阻患者恢复期应建立规律进食习惯,每日记录排便情况与腹胀程度。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但需避开手术切口部位。逐步增加活动量从床边站立过渡到慢走,避免久卧加重肠粘连。定期复查腹部平片观察梗阻解除情况,出现呕吐、腹痛加剧需立即禁食就医。长期饮食需保持低纤维特性,术后3个月内避免食用菌菇、竹笋等难消化食材,注意补充复合维生素预防营养不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