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七大类一览表
抗生素根据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可分为七大类,主要包括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磺胺类和其他类。
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杀菌作用,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和单环β-内酰胺类。这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有较强活性,临床常用于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使用前需进行皮试以避免过敏反应。
2、大环内酯类: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作用,代表药物有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这类抗生素对支原体、衣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有独特效果,适用于儿童和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治疗。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氨基糖苷类: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通过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过程产生杀菌作用,包括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链霉素等。对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作用显著,但具有耳毒性和肾毒性风险,需严格监测血药浓度。临床主要用于严重革兰阴性菌感染。
4、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阻止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菌生长,代表药物有多西环素、米诺环素。对多种病原体包括立克次体、螺旋体等有广谱抗菌活性。可能引起牙齿着色和骨骼发育影响,孕妇和8岁以下儿童禁用。
5、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发挥作用,包括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和环丙沙星等。对革兰阴性菌和部分革兰阳性菌有良好活性,适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可能影响软骨发育,青少年需谨慎使用。
6、磺胺类:
磺胺类抗生素通过竞争性抑制细菌叶酸代谢产生抑菌作用,代表药物有复方新诺明。抗菌谱较广但易产生耐药性,目前主要用于特定感染如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使用期间需多饮水以防结晶尿。
7、其他类:
其他类抗生素包括林可霉素类、糖肽类和多肽类等特殊结构抗生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特效。这类药物通常作为二线用药,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
合理使用抗生素需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用药。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均衡饮食以增强免疫力,适当运动促进新陈代谢。出现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配合医生完成规定的疗程,不随意中断用药。不同抗生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各异,使用前应详细了解药物特性,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