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脚肿了怎么办
糖尿病脚肿可通过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药物治疗、局部护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糖尿病足肿胀通常由高血糖损伤血管神经、静脉回流障碍、感染、心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微血管和周围神经,导致下肢水肿。需通过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糖摄入,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等低升糖食物;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
2、促进循环:
静脉功能不全会加重足部肿胀。建议穿弹力袜改善静脉回流,每日抬高下肢15分钟;避免久坐久站,进行踝泵运动或散步等低强度活动。若合并动脉硬化,需使用阿司匹林、贝前列素钠等改善微循环药物。
3、抗感染治疗:
糖尿病患者易继发足部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可能与皮肤破损、真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渗出或脓性分泌物。需进行创面细菌培养,针对性使用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合并真菌感染时联用氟康唑。
4、局部处理:
每日用37℃温水清洁足部后涂抹尿素软膏保湿,避免使用电热毯或热水袋。出现水疱或溃疡时,采用无菌敷料覆盖,定期进行清创换药。禁止自行修剪胼胝或鸡眼,需由专业足病师处理。
5、手术干预:
严重淋巴水肿或慢性溃疡需考虑血管重建术、负压引流术等外科治疗。合并深部脓肿可能需行切开引流,坏疽患者或需截趾/截肢手术。术前需评估心血管风险,术后严格控制血糖促进愈合。
糖尿病患者应每日检查足部有无破损,选择透气圆头鞋袜,避免赤脚行走。限制每日钠盐摄入在3g以内,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出现持续肿胀、疼痛加剧或发热症状需立即就医,预防糖尿病足病进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