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对肾脏的危害性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长期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最终可能发展为肾衰竭。糖尿病对肾脏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高血糖损伤肾小球基底膜、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血流动力学异常、氧化应激反应加剧、代谢产物蓄积等方面。
1、基底膜增厚:
持续高血糖使肾小球基底膜胶原合成增加,导致膜通透性改变。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可通过血糖监测、ACEI类药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延缓进展。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筛查尿微量白蛋白。
2、血流动力学异常:
高血糖引起肾小球高灌注和高滤过,加速肾单位损伤。这与血管紧张素Ⅱ活性增高有关,临床常用ARB类药物如氯沙坦、缬沙坦调节血压。合并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代谢产物蓄积:
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在肾脏沉积,激活炎症通路导致纤维化。表现为肌酐清除率下降,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日0.8g/kg,优先选择鱼肉、蛋清等优质蛋白。SGLT-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可减少葡萄糖重吸收。
4、氧化应激损伤:
高血糖环境下自由基生成增多,超过肾脏抗氧化能力。患者可出现夜尿增多、贫血等症状,建议补充α-硫辛酸等抗氧化剂,同时严格戒烟限酒。
5、肾小管间质病变:
晚期出现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与TGF-β信号通路激活相关。需进行肾替代治疗准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可替代部分肾功能,严重者需肾移植。
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低GI食物如燕麦、荞麦、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定期监测肾功能每3-6个月检查尿常规和血肌酐预防肾病进展。出现持续蛋白尿或血肌酐升高时需及时就诊肾内科,早期干预可延缓终末期肾病的发生。合并血脂异常者需同时控制LDL胆固醇在2.6mmol/L以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