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传染的途径有哪些
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母婴传播、血液传播、间接接触及医源性感染等途径传播。
1、性接触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是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梅毒螺旋体可通过皮肤黏膜微小破损侵入人体,常见于阴道性交、肛交及口交。早期梅毒患者皮损处含有大量病原体,传染性极强。使用避孕套可降低风险,但无法完全阻断。
2、母婴垂直传播:
妊娠期梅毒螺旋体可经胎盘感染胎儿,导致先天性梅毒。分娩过程中产道接触也可能造成新生儿感染。孕早期筛查和青霉素治疗能有效预防,未治疗孕妇的垂直传播率可达70%-100%。
3、血液传播:
输入被梅毒螺旋体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可引起感染。共用注射器吸毒是高风险行为,梅毒螺旋体在新鲜血液中可存活24-48小时。我国自2010年起已将梅毒检测纳入献血筛查项目。
4、间接接触传播: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接触被病原体污染的毛巾、餐具等物品传播,需满足病原体存活且接触部位存在皮肤破损两个条件。这种传播方式在流行病学上意义有限。
5、医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血液或体液时未做好防护可能发生职业暴露。使用未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牙科器械也存在理论风险。规范操作和标准预防可完全避免此类传播。
预防梅毒需采取综合性措施:固定性伴侣并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共用注射器,孕产妇应接受规范产检。日常接触如共餐、握手不会传播,无需过度恐慌。出现硬下疳、皮疹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皮肤性病科就诊,通过血清学检测确诊。早期青霉素治疗可彻底治愈,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神经梅毒等严重并发症。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适度锻炼如游泳、瑜伽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中医治疗黄褐斑有哪些方法
黄褐斑是多因素所致的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与遗传、内分泌失调、神经功能障碍、化妆品、日光照射、怀孕和避孕药有关。中医内治常用方是桃红四物汤,外治常用中药膏膜,成分有当归、红花、白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