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体高怎么治疗
糖尿病酮体高可通过胰岛素治疗、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饮食管理、血糖监测等方式治疗。糖尿病酮体高通常由胰岛素不足、感染、饮食失控、应激反应、药物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1、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不足是酮体升高的核心原因,需立即补充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谷赖胰岛素等可快速降低血糖。静脉注射胰岛素适用于严重酮症酸中毒,皮下注射用于轻中度病例。治疗期间需每小时监测血糖,避免低血糖发生。
2、补液治疗:
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引发脱水,需快速补充生理盐水。前4小时需输入2000-3000ml液体,24小时总量达4000-6000ml。老年患者需控制输液速度,心功能不全者改用半量生理盐水。尿量恢复后改用5%葡萄糖液维持静脉通道。
3、电解质调节:
酮症酸中毒常伴低钾血症,血钾<3.5mmol/L需静脉补钾。每小时补钾速度不超过20mmol,同时监测心电图T波变化。血pH<7.1时需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但需警惕脑水肿风险。治疗期间每2小时检测动脉血气分析。
4、饮食管理:
急性期禁食待血糖稳定,恢复期采用糖尿病专用膳食。每日碳水化合物控制在130-150g,分5-6餐摄入。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全麦面包,搭配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严格避免高糖饮料和酒精摄入。
5、诱因控制:
感染是常见诱因,需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胸片等检查。细菌感染选用头孢曲松、莫西沙星等广谱抗生素。手术应激导致的酮症需调整围手术期胰岛素方案。药物因素需停用SGLT-2抑制剂等可能诱发酮症的降糖药。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规律的运动习惯,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饮食需控制总热量摄入,每日蔬菜不少于500g,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主。定期监测血糖和尿酮体,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时立即检测指尖血酮。长期保持糖化血红蛋白<7%可有效预防酮症发生。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注明胰岛素使用情况和紧急联系人信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