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下需要引产
引产通常在胎儿异常、母体健康风险或妊娠并发症等情况下实施,具体包括胎儿严重畸形、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功能异常、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母体患有严重慢性疾病等情况。
1、胎儿异常:
胎儿严重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是引产的常见指征。超声检查发现无脑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等致死性畸形时,胎儿出生后无法存活或生活质量极低。羊水穿刺确诊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疾病后,结合家庭意愿可考虑终止妊娠。此类情况需由产科医生联合遗传学专家评估,引产方式多选择药物诱导宫缩。
2、母体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展成子痫前期或子痫时,可能危及孕妇生命。重度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或糖尿病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等代谢危象,需立即终止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严重心脏病心功能Ⅲ-Ⅳ级等慢性疾病恶化时,引产可降低多器官衰竭风险。治疗需在ICU监护下进行,同时控制原发病。
3、胎盘问题:
胎盘早剥面积超过50%会导致胎儿急性缺氧,胎盘前置状态反复出血引发贫血或休克,均需紧急引产。妊娠28周后确诊胎儿生长受限合并脐动脉血流异常,提示胎盘功能衰竭。这类情况需监测胎心变化,引产前备血准备,必要时行剖宫取胎术。
4、胎膜早破:
妊娠34周前胎膜早破超过24小时未临产,可能引发绒毛膜羊膜炎。孕妇出现发热、子宫压痛等感染征象,或检测到C反应蛋白升高时,需用抗生素后引产。妊娠34周后破膜可等待自然临产,但超过12小时未发动宫缩也应考虑催产素引产。
5、社会因素:
遭遇强奸等犯罪事件导致的非意愿妊娠,或妊娠期间丧偶等重大心理创伤,经精神科评估确认需终止妊娠。此类引产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妊娠12周以上需计划生育部门证明。手术前后需提供心理咨询,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
引产决策需综合评估医学指征和伦理法律因素。术前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B超等检查,根据孕周选择药物引产或手术方式。术后注意观察阴道出血和宫缩情况,补充铁剂纠正贫血,6个月内避免再次妊娠。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摄入,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促进盆底恢复。出现发热、大出血等异常需立即返院就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引产后腰酸是怎么回事
- 2 孕六个月可以引产吗
- 3 引产后可以刷牙吗
- 4 怀孕八个月引产的危害
- 5 绒毛穿刺有问题可以引产吗
- 6 前置胎盘怎样引产
- 7 怀孕16周引产的顺序
- 8 八个月引产有没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