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该怎么办
妊娠糖尿病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治疗。妊娠糖尿病通常由胎盘激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加重、遗传易感性、超重或肥胖、年龄偏大等原因引起。
1、饮食调整:
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采用少食多餐原则,每日分5-6餐进食,避免单次摄入过多糖分。蛋白质摄入以鱼类、豆制品为主,限制高糖水果如荔枝、芒果的食用量。
2、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孕妇瑜伽、快走、游泳等。运动时间建议安排在餐后1小时,持续30-40分钟为宜。避免空腹运动,运动时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出现宫缩或不适需立即停止。
3、血糖监测:
每日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应控制在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6.7mmol/L。记录血糖波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效果。
4、胰岛素治疗:
当饮食运动控制不佳时,医生可能建议使用胰岛素。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胰岛素剂量需个体化调整,注射部位轮换选择腹部、大腿外侧等部位。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发生。
5、定期产检:
妊娠糖尿病可能与胎盘功能异常、胰岛素分泌不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多饮多尿、反复泌尿感染、羊水过多等症状。增加产检频率至每1-2周一次,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胎心监护、超声检查评估胎儿宫内状况,必要时提前终止妊娠。
妊娠糖尿病患者需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每日保证适量运动,定期监测血糖变化。建议选择全谷物、绿叶蔬菜等低升糖食物,避免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增长在推荐范围内。出现视力模糊、严重口渴或胎动异常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试验,此后每3年筛查糖尿病。哺乳有助于改善糖代谢,建议坚持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