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导致失明怎么办
糖尿病导致的视力损害可通过激光治疗、玻璃体切除术、血糖控制、血压管理和定期眼科检查等方式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由长期高血糖、微血管损伤、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遗传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1、激光治疗:
视网膜光凝术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标准治疗手段,通过激光封闭渗漏血管或破坏缺血区域,延缓病变进展。局灶性光凝适用于黄斑水肿,全视网膜光凝用于增殖期病变。治疗需分3-5次完成,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
2、玻璃体手术:
玻璃体切除术适用于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5G微创手术可清除混浊介质并解除视网膜牵拉,联合眼内气体或硅油填充维持视网膜复位。术后需保持特殊体位2-4周,并发症包括白内障加重和继发青光眼。
3、血糖调控:
持续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二甲双胍可改善胰岛素抵抗,SGLT-2抑制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兼具心肾保护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能延缓微血管并发症进展。
4、血压管理:
血压应维持在130/80mmHg以下,ACEI类药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可减少视网膜渗漏,ARB类药物缬沙坦、氯沙坦具有器官保护作用。合并蛋白尿患者需将尿蛋白控制在0.5g/24h以下,定期监测肾功能变化。
5、定期筛查:
1型糖尿病确诊5年内需进行首次眼底检查,2型糖尿病确诊后立即筛查。无病变者每年复查1次,非增殖期每6个月随访,增殖期每3个月评估。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检测黄斑厚度变化,荧光血管造影能准确显示无灌注区范围。
糖尿病患者需保持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采用低升糖指数饮食燕麦、藜麦、绿叶蔬菜,严格戒烟限酒。每3个月监测血脂谱,补充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视网膜保护营养素。出现突发视力下降、视物变形或飞蚊症增多时需24小时内急诊眼科就诊。建立包含内分泌科、眼科和营养科的多学科管理团队,可降低失明风险达6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1型糖尿病能预防吗
- 2 眼睛发出哪些信号说明糖尿病并发
- 3 妊娠期糖尿病筛查需要空腹吗
- 4 糖尿病为什么血糖会高
- 5 糖尿病屁多是什么原因
- 6 糖尿病患者注意事项有哪些
- 7 糖尿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 8 糖尿病临床表现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