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骨折不打石膏行吗
脚趾骨折可通过支具固定、减少活动、药物治疗、严密观察、及时复查等方式治疗。脚趾骨折通常由外力撞击、骨质疏松、运动损伤、骨肿瘤、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支具固定:
对于稳定性脚趾骨折,可选择医用支具替代石膏固定。足趾夹板或前足减压鞋能限制关节活动,保护骨折端稳定性。需每日检查皮肤是否受压,出现红肿疼痛需调整松紧度。支具需持续佩戴4-6周直至X线显示骨痂形成。
2、减少活动:
骨折后需严格避免患趾负重,行走时使用拐杖分散压力。建议采取坐位或卧位时将患肢抬高,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日常穿硬底鞋保护前足,禁止跑跳、踢踹等动作。急性期2周内每3天冰敷15分钟缓解炎症。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塞来昔布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明显肿胀者可口服迈之灵片或地奥司明改善微循环。严重疼痛需就医评估是否合并神经损伤,禁用阿片类镇痛药自我治疗。
4、严密观察:
未打石膏者需每日检查患趾末端血运、感觉及活动度。出现皮肤青紫、剧烈疼痛或麻木需警惕骨筋膜室综合征。开放性骨折或移位显著者需在6小时内复位,观察期间发现骨折端异常活动需立即就医。
5、及时复查:
伤后1周需拍片确认骨折对位情况,此后每2周复查直至愈合。老年人或糖尿病患者需延长观察期,骨不连风险高者可考虑低强度脉冲超声波治疗。康复期进行足趾被动屈伸训练,防止关节僵硬。
饮食需增加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每日补充500ml牛奶、100g鱼虾及适量豆制品。维生素D缺乏者每周晒太阳15-20分钟促进钙吸收。康复阶段避免吸烟酗酒,可进行游泳、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6-8周后逐渐恢复正常行走,期间穿戴具有减震功能的运动鞋保护患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症状有什么
- 2 骨折一个月了为什么还肿
- 3 右眼眶上壁骨折怎么办
- 4 脚骨折打了钢针多久能下地
- 5 小孩腿骨折了吃什么
- 6 骨折处有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7 脚内踝骨折严重吗
- 8 右桡骨小头骨折后疼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