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脚踝骨折后的康复锻炼
小儿脚踝骨折后的康复锻炼需结合骨骼愈合阶段逐步进行,包括保护期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平衡协调练习及功能性训练。
1、保护期活动:
骨折后2-4周内以石膏或支具固定为主,可指导患儿进行非负重状态下的足趾屈伸运动,如交替勾脚尖和绷脚背,每日3组每组10次。此阶段需避免患肢受力,但可通过健侧下肢的直腿抬高练习维持全身肌肉活性。
2、关节活动度训练:
拆除固定后开始踝关节主动活动,采用坐位踝泵运动背屈-跖屈和跟骨滑动训练,配合毛巾辅助的被动牵拉。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时阻力不宜超过500克,每日2次每次15分钟,逐步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3、肌力强化:
骨折愈合4-6周后重点强化胫骨前肌、腓肠肌群,通过提踵训练双足过渡到单足、抗阻内翻外翻动作实现。初期可采用等长收缩模式,如推墙静态保持10秒,后期加入迷您蹲起和台阶边缘踮脚练习。
4、平衡协调:
使用平衡垫或软垫进行单腿站立训练,从扶墙维持30秒逐步过渡到闭眼站立。设计趣味性活动如沿线行走、抛接球练习,通过前庭觉刺激提升本体感觉,每周3次每次20分钟。
5、功能性训练:
康复后期引入侧向移动、小跑跳等动态训练,模拟日常行走跑跳模式。采用水疗加速恢复,水温32-34℃的泳池中完成步行和蹲跳,水的浮力可减轻关节负荷。
康复期间需保证每日500ml牛奶或等效钙质摄入,配合维生素D补充促进骨愈合。避免高糖高盐饮食影响愈合速度,可增加三文鱼、菠菜等抗炎食物。运动强度以次日无肿胀疼痛为度,若出现持续不适需及时复查X光。建议选择透气护踝作为过渡保护,康复全程应配合儿科康复师进行步态分析和肌力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胫腓骨骨干骨折的症状有什么
- 2 骨折一个月了为什么还肿
- 3 右眼眶上壁骨折怎么办
- 4 脚骨折打了钢针多久能下地
- 5 小孩腿骨折了吃什么
- 6 骨折处有针扎的感觉是怎么回事
- 7 脚内踝骨折严重吗
- 8 右桡骨小头骨折后疼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