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和慢性跟痛症如何区别
痛风和慢性跟痛症可通过发病机制、症状特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区分。
1、发病机制:
痛风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炎症,常见于第一跖趾关节。慢性跟痛症多因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或跟骨骨刺刺激周围软组织,与长期负重或足弓结构异常相关。两者病理基础差异显著。
2、症状特征:
痛风急性发作表现为突发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如刀割,24小时内达高峰。慢性跟痛症疼痛集中于足跟下方,晨起或久坐后第一步最明显,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加重,呈钝痛或刺痛感。
3、实验室检查:
痛风患者血尿酸常超过420μmol/L,关节液检出尿酸钠结晶可确诊。慢性跟痛症血液指标通常正常,可能与类风湿因子、HLA-B27等检查相关,但主要用于排除其他疾病。
4、影像学表现:
X线检查中晚期痛风可见关节面穿凿样缺损,超声显示双轨征。慢性跟痛症X线可见跟骨骨刺,超声或MRI显示足底筋膜增厚超过4mm,伴周围水肿信号。
5、治疗方法:
痛风急性期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降尿酸药包括别嘌醇、非布司他。慢性跟痛症采用足弓支撑、牵拉训练、局部封闭治疗,顽固病例需行足底筋膜松解术。
饮食管理对痛风患者需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每日饮水2000ml以上促进尿酸排泄。慢性跟痛症建议控制体重减轻足部负荷,选择缓冲性好的运动鞋。两种疾病均需避免剧烈跑跳运动,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锻炼。症状持续加重或合并发热时需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其他全身性疾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消化性溃疡是目前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它的发生和发展跟季节有一定的关系。目前通过胃镜检查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消化性溃疡的严重程度和具体位置。而且当溃疡发现...
做完胃镜后胃胀气怎么办
做完胃镜后胃胀气怎么办:患者做完胃镜后出现腹胀可能与做胃镜过程中打气过多有关,这个时候应该马上促进排气。患者在完善胃镜检查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明显的胃部粘膜异常,在检查以后...
结肠炎饮食需注意什么
结肠炎饮食需注意什么:结肠炎患者由于消化不良等引起发热、腹泻、营养不良、失水等症状。同时由于肠道对食物的刺激比较敏感,肠炎患者的饮食应始终富有营养和水分,清淡、易于消化、...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中医治痛风最好的方法
- 2 痛风能喝核桃奶吗
- 3 痛风疼痛怎么缓解
- 4 羊肉汤喝多了会痛风吗
- 5 急性痛风性膝关节炎目前治疗有哪
- 6 痛风蛋白质高的能吃吗
- 7 针灸治疗痛风扎在哪里
- 8 中医如何治疗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