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是如何引起的
肺结核可能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密切接触传染源、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因素引起,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隔离防护、并发症管理、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病原体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是肺结核的直接致病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含菌飞沫被健康人吸入后,细菌在肺泡定植繁殖。初次感染后约5%人群会发展为活动性肺结核,其余成为潜伏感染者。
2、免疫功能下降:
HIV感染、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会削弱细胞免疫功能。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控制结核菌增殖,潜伏感染重新激活的风险提高10-30倍。这类人群需定期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
3、密切接触传播: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共同生活或工作,持续暴露于高浓度菌群环境是重要危险因素。每例未经治疗的传染性患者每年可感染10-15人。医务人员、监狱囚犯、养老院居民等聚集性场所人员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4、营养状况不良: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导致免疫球蛋白合成不足,维生素D缺乏影响巨噬细胞杀菌功能。体重指数低于18.5的人群发病风险增加2-3倍。临床常见肺结核患者伴随低白蛋白血症、贫血等营养缺乏表现。
5、慢性基础疾病:
尘肺病患者肺部清除功能受损,矽肺使结核发病风险提高30倍。慢性肾功能衰竭、恶性肿瘤等消耗性疾病造成免疫耗竭。这些疾病可能干扰抗结核药物代谢,需要调整异烟肼、利福平等药物的使用剂量。
肺结核患者应保证每日摄入1.5-2g/kg优质蛋白质,补充维生素A/B/C/D,进行适度有氧运动改善肺功能。治疗期间需单独居住通风房间,佩戴口罩阻断传播,严格遵医嘱完成6-9个月药物疗程。出现咯血、呼吸困难等急症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胸部CT和痰菌培养评估疗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治愈肺结核小方法
- 2 肺结核会影响肺功能吗
- 3 肺结核药一般吃多久可以控制病情
- 4 肺结核不能吃什么东西
- 5 肺结核痊愈后胸片结果
- 6 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概率大吗
- 7 肺结核应该怎么治
- 8 中药治疗肺结核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