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胰腺炎可通过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镇痛治疗、抑制胰酶分泌、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急性胰腺炎通常由胆道疾病、酒精刺激、高脂血症、药物因素、胰管梗阻等原因引起。
1、禁食胃肠减压:
发病初期需严格禁食以减少胰液分泌,通过鼻胃管引流胃内容物缓解腹胀。胃肠减压可降低胰腺外分泌压力,减轻胰管高压状态。静脉营养支持需持续至腹痛缓解、血淀粉酶正常后逐步过渡到低脂流质饮食。
2、液体复苏:
快速补充晶体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目标尿量需达0.5ml/kg/h以上。早期积极补液可预防胰腺坏死,推荐使用乳酸林格液。监测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速度,必要时联合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3、镇痛治疗:
中重度疼痛可选用盐酸哌替啶或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避免使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用于轻度疼痛,联合生长抑素类似物奥曲肽可协同缓解症状。
4、抑制胰酶分泌: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可抑制胃酸分泌间接减少胰液刺激。胰酶抑制剂乌司他丁能中和循环中胰蛋白酶,加贝酯可选择性抑制胰蛋白酶原激活。持续静脉泵入生长抑素可显著降低胰酶分泌量。
5、手术治疗:
坏死性胰腺炎合并感染需行腹腔镜清创术或开腹坏死组织清除术。胆源性胰腺炎应实施ERCP取石或胆囊切除术。手术时机通常选择发病4周后待坏死灶边界清晰,术中需放置多根引流管。
急性胰腺炎恢复期需严格戒酒并控制每日脂肪摄入低于50g,推荐采用低脂高蛋白饮食如鸡胸肉、豆腐等。康复阶段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复查腹部CT评估胰腺形态。胆源性患者建议术后6个月内完成胆囊切除,高脂血症患者需长期服用非诺贝特等降脂药物。出现持续发热或腹痛加重需立即返院复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胆源性急性胰腺炎能治好吗
- 2 急性胰腺炎后血糖持续高有什么影
- 3 急性胰腺炎出血怎么办
- 4 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药物
- 5 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型
- 6 急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数值
- 7 急性胰腺炎酸中毒原因
- 8 急性胰腺炎奥曲肽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