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完酒之后出现吐血的情况
酒后吐血可通过止血治疗、抑酸护胃、内镜干预、输血支持、病因治疗等方式处理,通常由消化道黏膜损伤、胃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贲门撕裂、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黏膜损伤:
酒精直接刺激食管和胃黏膜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表现为呕吐物中混有鲜红色血丝。轻型损伤可通过暂时禁食、口服硫糖铝混悬凝胶或铝碳酸镁片保护黏膜,避免进一步饮酒刺激。伴随烧心感时可使用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
2.胃溃疡出血:
长期饮酒者易并发胃溃疡,酒精诱发溃疡面血管破裂会导致呕血伴咖啡渣样物质。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有关,典型症状包括上腹剧痛、黑便。需静脉应用泮托拉唑止血,必要时行内镜下钛夹止血术。
3.静脉曲张破裂:
肝硬化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酒精刺激下易爆裂,出现喷射状呕血。常伴有肝掌、蜘蛛痣等门脉高压体征。急诊需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后续可考虑内镜下套扎术或TIPS分流手术。
4.Mallory-Weiss综合征:
剧烈呕吐导致食管贲门交界处黏膜纵向撕裂,呕血多为新鲜红色且与呕吐动作相关。80%病例可通过静脉输注生长抑素类似物保守治疗,严重出血需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或电凝止血。
5.凝血功能异常:
长期酗酒会抑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合并血小板减少时可能出现弥漫性渗血。需检测PT/APTT指标,静脉补充维生素K1、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伴随皮肤瘀斑、牙龈出血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出现呕血后应立即平卧禁食,记录出血量和性状。恢复期选择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逐步过渡到低纤维软食。戒酒至少3个月,避免阿司匹林等损伤黏膜药物。肝硬化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每天进行30分钟步行锻炼改善肝脏循环。定期复查胃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血红蛋白低于70g/L需考虑输血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静脉输液原则是什么啊
- 2 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 3 乙肝检查需要查哪几项
- 4 单心室的孩子有救吗
- 5 乙肝表面抗体od值范围
- 6 影响疤痕有无、疤痕大小、疤痕形
- 7 下肢深静脉血栓会导致脑栓塞吗
- 8 核磁共振检查乳腺癌是检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