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食异物被卡住怎么办
宝宝误食异物被卡住可通过海姆立克急救法、拍背法、催吐法、支气管镜取出、气管切开等方式处理。该情况通常由食物颗粒过大、玩具零件误吞、进食时哭闹、喉部发育未完善、家长监管疏忽等原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
适用于1岁以上儿童。施救者从背后环抱患儿腹部,一手握拳抵住肚脐上方,另一手握住拳头快速向上冲击,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操作时需保持患儿头部低于胸部,避免异物深入气道。
2、拍背压胸法:
针对1岁以下婴儿采用五次拍背与五次胸部按压交替。将婴儿面部朝下置于前臂,用掌根叩击肩胛骨连线中点,后翻转婴儿用两指按压胸骨下半段。该方法通过震动与压力促使异物移位。
3、催吐处理:
若异物未完全阻塞气道且患儿意识清醒,可用压舌板刺激舌根诱发呕吐反射。禁止对昏迷患儿或腐蚀性异物如纽扣电池使用此方法,呕吐可能造成二次吸入或食道灼伤。
4、支气管镜取出:
当异物进入支气管时需全麻下采用硬质支气管镜取出。常见于花生、果核等有机异物,可能伴随咳嗽、喘息等症状。术前需CT定位异物位置,术中采用异物钳或球囊导管取出。
3、气管切开术:
适用于声门或大气道完全梗阻的紧急情况。通过环甲膜穿刺或气管造口建立人工气道,常见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纵隔感染。术后需抗生素预防感染,48小时内需进行二次手术修复。
预防措施包括将坚果、果冻等高风险食物切成小于0.5厘米的碎块,避免给幼儿玩耍直径小于3.17厘米的玩具零件。进食时保持坐姿安静,培养细嚼慢咽习惯。家中常备急救手册,定期参加婴幼儿急救培训课程,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建议将硬币、纽扣等小物件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带锁容器中,选择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儿童餐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53万次播放 2025-06-27
3.97万次播放 2025-06-27
3.7万次播放 2025-06-27
3.14万次播放 2025-06-27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