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素高温能杀死吗
黄曲霉素可通过高温加热、碱性处理、紫外线照射、吸附剂清除、生物降解等方式去除。黄曲霉素通常由霉变谷物储存不当、加工环境潮湿、食品运输污染、农业种植污染、厨房厨具滋生霉菌等原因引起。
1、高温灭活:
黄曲霉素在120℃以上高温环境中持续加热30分钟可部分分解,但完全灭活需达到150℃并维持1小时。爆炒、煮沸等常规烹饪方式难以彻底破坏毒素结构,建议使用高压锅处理疑似污染食材。
2、碱处理法:
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可使黄曲霉素B1内酯环开裂而失活,适用于花生等油料作物加工。1%碳酸氢钠溶液浸泡污染谷物2小时可降解60%以上毒素,处理后需用清水反复漂洗。
3、物理吸附:
活性炭、膨润土等吸附剂能通过孔隙结构捕捉毒素分子。每公斤污染饲料添加20克活性炭可降低80%黄曲霉素含量,该方法不影响食材外观但会吸附部分营养素。
4、生物降解:
乳酸菌、红球菌等微生物分泌的酶可特异性分解黄曲霉素。发酵食品制作过程中添加特定菌种能转化毒素为无毒代谢物,如纳豆发酵可减少90%以上黄曲霉素。
5、预防措施:
黄曲霉素污染与仓储湿度超过65%、温度高于28℃密切相关。使用除湿机控制环境湿度,定期晾晒粮食,分离霉变颗粒可有效预防毒素产生。花生等易感作物收获后应迅速干燥至含水量低于9%。
日常饮食中应避免食用霉变或异味坚果谷物,储存粮食可使用密封罐并放置干燥剂。烹饪前对易污染食材进行日光暴晒2小时,紫外线能破坏部分毒素结构。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慢性暴露可能损伤肝脏功能,长期接触者建议每半年检查肝功能指标。高危人群可适量增加绿叶蔬菜和奶制品摄入,其中叶绿素和钙质能减少黄曲霉素吸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