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关节疼痛是怎么回事
脚踝关节疼痛可能由运动损伤、长期劳损、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韧带撕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干预、手术修复、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1、运动损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踝关节周围肌肉拉伤或韧带扭伤。急性期需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48小时后可进行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过早负重活动,必要时使用弹性绷带固定。
2、长期劳损:长期穿高跟鞋或体重超标会增加踝关节负荷。建议选择平底鞋或运动鞋,控制BMI在18.5-23.9之间。每日可进行踝泵运动:坐姿伸直双腿,脚尖缓慢画圈20次,分3组完成。
3、骨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化可能与年龄增长、既往创伤有关,通常表现为晨僵、活动弹响。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可缓解疼痛,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功能。超重患者需减轻5%-10%体重。
4、痛风性关节炎:尿酸结晶沉积常与高嘌呤饮食相关,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明显。急性期使用秋水仙碱、依托考昔抑制炎症,缓解期服用别嘌醇降尿酸。每日饮水量应达2000ml,限制动物内脏、海鲜摄入。
5、韧带撕裂:踝关节内翻扭伤可能导致距腓前韧带损伤,严重者出现关节不稳。MRI检查明确损伤程度,Ⅱ度以上撕裂需支具固定4-6周,完全断裂考虑韧带重建术。康复期进行平衡训练:单腿站立从30秒逐步延长至2分钟。
踝关节疼痛期间应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食用300ml牛奶、50g豆制品。疼痛缓解后循序渐进开展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运动前进行10分钟踝关节环绕热身。夜间使用枕头垫高患肢15cm可减轻肿胀,持续疼痛超过72小时需骨科就诊排除骨折。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