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有什么危险呢
高血压可能由遗传因素、高盐饮食、肥胖、长期精神紧张、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严重时可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眼底病变、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
1、脑卒中风险: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脑血管内皮,可能引发脑出血或脑梗塞。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头痛、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症状。控制血压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血压变化,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缬沙坦、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
2、心肌梗死威胁:高血压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典型症状包含胸闷压榨感、左肩放射痛。建议进行每周15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同时需配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物预防血栓。
3、肾功能损害:持续高压状态导致肾小球硬化,可能出现夜尿增多、下肢浮肿。需定期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公斤体重0.8克以内,必要时采用血液透析治疗。
4、眼底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可能引起视力模糊、视物变形。每年需进行眼底检查,增加蓝莓、胡萝卜等富含叶黄素的食物摄入,严重时需接受视网膜光凝术。
5、主动脉夹层:血压骤升可能使主动脉内膜撕裂,表现为撕裂样胸痛。紧急情况下需进行CTA检查,必要时实施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或人工血管置换术。
高血压患者需保持每日钠盐摄入低于5克,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太极拳或骑自行车。定期监测晨起血压和睡前血压,建立血压日记记录波动情况。睡眠时间保证7-8小时,避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质量。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夏季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BMI指数在18.5-23.9之间,腰围控制在女性85厘米以内。每3-6个月复查血脂、血糖、尿酸等代谢指标,及时调整降压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