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骨转移是怎么回事
癌症骨转移可能由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至骨骼引起,通常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等症状。治疗可通过药物控制、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
1、肿瘤细胞扩散:肿瘤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从原发部位扩散至骨骼,形成转移灶。这与肿瘤的侵袭性和微环境密切相关。治疗方法包括靶向药物如唑来膦酸4mg静脉注射每月一次、地诺单抗120mg皮下注射每月一次等。
2、骨痛症状:骨转移常导致持续性骨痛,尤其在夜间或活动时加重。可能与肿瘤细胞释放的炎症因子刺激骨膜有关。止痛药物如吗啡10mg口服每日三次、布洛芬400mg口服每日三次可缓解症状。
3、病理性骨折:骨转移破坏骨骼结构,导致骨骼脆弱,容易发生骨折。常见于承重骨如脊柱、股骨。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固定如髓内钉固定、钢板固定等,同时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帕米膦酸二钠90mg静脉注射每月一次增强骨密度。
4、高钙血症:肿瘤细胞释放的因子导致骨骼大量钙质释放入血,引起高钙血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多尿等症状。治疗包括补液、利尿剂如呋塞米20mg口服每日一次、降钙素如鲑鱼降钙素100IU皮下注射每日一次等。
5、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有效控制骨转移病灶,缓解疼痛和预防骨折。常用剂量为30Gy分10次照射。同时可结合药物如唑来膦酸4mg静脉注射每月一次增强治疗效果。
癌症骨转移的治疗需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和个体差异,饮食上建议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骨骼健康,护理上需注意避免剧烈活动,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