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得了流感怎么办
宝宝流感可通过多饮水、药物干预、物理降温、保证休息及预防并发症等方式应对,通常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伴随呼吸道症状与全身性反应。
1、多饮水:
流感患儿需增加温水或少量电解质液摄入,每日饮水量需达到体重的1.5倍。充足水分可稀释呼吸道分泌物,缓解咽痛咳嗽症状,同时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哺乳期婴儿应增加母乳喂养频次,幼儿可饮用米汤、苹果汁等温和液体。
2、药物干预:
针对流感病毒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需在发病48小时内启动治疗。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可用于控制发热,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用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及腹股沟。禁止使用酒精冰敷,避免寒战加重。退热贴可辅助额头降温,同时保持室温22-24℃。监测体温变化频率应达到每2小时一次。
4、保证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症状缓解后仍应避免剧烈活动。睡眠环境需保持50%-60%湿度,使用加湿器时每日更换水源。恢复期安排午睡2-3小时,夜间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呼吸急促、嗜睡或拒食等重症表现。中耳炎患儿可能出现揪耳哭闹,肺炎常伴随持续高热。疫苗接种者可考虑每年10-11月接种流感疫苗,家庭成员需同步实施手卫生措施。
流感期间应准备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南瓜粥、蔬菜泥,避免辛辣刺激食材。恢复期每日进行15分钟温和肢体活动,如被动操或散步。保持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咳嗽剧烈时取半卧位睡眠。居所每日通风3次,患者物品需单独清洗消毒,症状完全消失48小时后再恢复集体生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