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是什么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壁的内膜发生撕裂,血液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
1、病因:
主动脉夹层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病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主动脉病变、外伤等。高血压是导致主动脉夹层的主要诱因,长期高血压会使主动脉壁承受过大压力,导致内膜撕裂。动脉粥样硬化则会使主动脉壁弹性下降,增加夹层风险。先天性主动脉病变如马凡综合征等,也容易引发主动脉夹层。
2、症状:
主动脉夹层的典型症状是突发剧烈的胸痛或背痛,疼痛常呈撕裂样或刀割样,可向颈部、腹部或下肢放射。部分患者可能伴有晕厥、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由于夹层可能累及不同部位的主动脉,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若夹层累及冠状动脉,可能引发心肌梗死;若累及颈动脉,可能导致脑缺血。
3、诊断: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如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这些检查可以清晰显示主动脉壁的撕裂位置、夹层范围以及血流情况。同时,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4、治疗: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血压、降低心脏收缩力和缓解疼痛,常用药物包括硝普钠、艾司洛尔等。手术治疗则根据夹层类型和位置选择不同的术式,如主动脉置换术、腔内修复术等。对于急性主动脉夹层,需尽快进行手术干预以防止夹层破裂。
5、预后:
主动脉夹层的预后与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密切相关。若能在发病早期得到有效治疗,患者的生存率可显著提高。然而,若夹层范围广泛或发生破裂,死亡率极高。因此,高血压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严格控制血压水平,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降低主动脉夹层的发生风险。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患者需立即就医。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血压,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饮食上应低盐低脂,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尤其是有高血压或主动脉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应加强监测,早期发现并干预潜在风险因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