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骨折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小儿骨折术后可通过日常护理、饮食调节、功能锻炼、药物管理和定期复查等方式促进恢复。术后护理需特别关注伤口清洁、疼痛管理和活动限制,以确保骨骼愈合顺利。
1、伤口护理: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每天用生理盐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轻轻擦拭伤口,并定期更换敷料。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或发热,需及时就医。避免让患儿抓挠伤口,以免影响愈合。
2、疼痛管理:术后疼痛是常见现象,需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5-10mg/kg,每6-8小时一次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10-15mg/kg,每4-6小时一次。同时可通过冰敷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日2-3次。
3、活动限制:术后需根据骨折部位和严重程度限制患儿的活动。上肢骨折可使用吊带固定,下肢骨折需使用拐杖或轮椅辅助行走。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以免影响骨骼愈合。医生会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活动限制。
4、饮食调节:术后饮食应以高蛋白、高钙、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和新鲜蔬菜水果。适量补充维生素D,如鱼肝油或维生素D滴剂400-800IU/日,以促进钙吸收和骨骼愈合。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影响恢复。
5、功能锻炼:术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如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肉力量训练。上肢骨折可进行手指屈伸、腕关节旋转等练习,下肢骨折可进行踝泵运动、直腿抬高等练习。锻炼需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或过早负重。
术后护理需结合饮食和运动,如多摄入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芝麻等,并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以促进整体恢复。定期复查X光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护理方案。如出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