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炎的治疗方法
鼻窦炎可通过生理盐水冲洗、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黏液促排剂、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鼻窦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解剖结构异常、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生理盐水冲洗:
生理盐水鼻腔冲洗能清除鼻腔分泌物和过敏原,减轻黏膜水肿。适用于轻症患者或作为辅助治疗,每日2-3次。可选用等渗或高渗盐水,配合洗鼻器使用效果更佳。操作时注意水温接近体温,避免呛咳。
2、鼻用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缓解鼻黏膜炎症反应,改善鼻塞症状。常用药物包括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需连续使用2-4周见效,长期使用需监测鼻黏膜情况。对过敏性鼻窦炎效果显著。
3、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鼻窦炎需使用抗生素,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替代药物包括头孢呋辛、多西环素等。疗程通常10-14天。用药前建议做细菌培养,避免滥用抗生素。真菌性鼻窦炎需抗真菌药物。
4、黏液促排剂:
黏液溶解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乙酰半胱氨酸可稀释粘稠分泌物。联合使用桃金娘油等促排药物能加速窦腔引流。适用于分泌物粘稠难排者,配合体位引流效果更好。
5、手术治疗:
对药物疗效差、合并鼻息肉或解剖异常者,可考虑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手术纠正鼻中隔偏曲、扩大窦口引流。术后需定期换药和冲洗,防止术腔粘连。复发率约5-10%。
鼻窦炎患者宜保持室内湿度50%-60%,避免接触烟草和刺激性气体。饮食宜清淡,增加维生素C和锌摄入增强免疫力。适度运动改善鼻腔血液循环。急性期可热敷面部促进引流。若症状持续超过12周或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需及时复诊。合并过敏者需同时控制过敏原接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