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凉发热怎么办
受凉发热可通过多喝水、物理降温、服用退热药物、注意休息、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受凉发热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环境温度骤降、基础疾病发作等原因引起。
1、多喝水
受凉发热时多喝水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毒素,同时可以预防脱水。建议饮用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饮用含糖饮料或酒精类饮品。若出现呕吐或腹泻症状,家长需密切观察儿童尿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
2、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采取物理降温,用温水擦拭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或使用退热贴敷于额头。禁止使用酒精擦浴,婴幼儿需避免冰敷。若出现寒战、四肢冰凉等症状,家长需先保暖再降温。
3、服用退热药物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物,如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栓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儿童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用药间隔至少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用药期间监测肝肾功能。
4、注意休息
发热期间应卧床休息,保持室内温度20-24摄氏度,湿度50%-60%。穿着透气棉质衣物,每2-3小时更换一次。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保证每日睡眠8-10小时。恢复期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但需避免受风。
5、及时就医
若发热持续3天未退,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婴幼儿体温超过40摄氏度、老年人伴随基础疾病者需急诊处理。就医时携带体温记录和用药史,配合医生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
受凉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选择小米粥、南瓜羹等易消化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恢复期可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清蒸鱼。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吹冷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体温正常后仍需观察3天,避免过早返校或复工导致病情反复。出现反复低热或乏力症状时,建议进行免疫功能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15万次播放
7.1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