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消肿止痛选择什么穴位
痛风消肿止痛可选择三阴交、阳陵泉、足三里、太冲、合谷等穴位。痛风发作时可通过针灸或按摩这些穴位缓解疼痛和肿胀,但需配合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1、三阴交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该穴位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具有健脾祛湿、疏肝益肾的功效。痛风患者因湿浊内蕴导致关节肿痛时,刺激三阴交有助于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轻踝关节肿胀。按摩时可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每次持续按压1分钟,重复进行5次。配合艾灸效果更佳,但皮肤破损时禁止操作。
2、阳陵泉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作为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该穴位能疏泄肝胆湿热、通络止痛。痛风急性发作时刺激阳陵泉可缓解膝关节及小腿外侧的剧烈疼痛。针灸该穴位需由专业医师操作,自行按摩可采用点按法,用拇指关节对准穴位旋转按压,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伴有胆囊疾病者慎用强刺激。
3、足三里
足三里位于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此穴属足阳明胃经,具有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作用。长期按摩足三里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帮助代谢尿酸。痛风缓解期每日艾灸此穴10分钟,可减少发作频率。按压时可用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边缘向上推按,配合曲池穴效果更显著。糖尿病患者注意避免皮肤烫伤。
4、太冲
太冲穴在足背第1、2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刺激该穴位能疏肝理气、降尿酸浊毒,特别适合情绪紧张诱发的痛风发作。按摩时用拇指从趾缝向踝关节方向推揉,每次3分钟,有助于缓解足部红肿热痛。高血压患者按压力度不宜过大,孕妇禁用此穴。
5、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第2掌骨桡侧中点处。作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合谷具有清热解表、镇静止痛功效。痛风引起手部关节肿胀时,按压合谷能快速缓解疼痛。操作时用另一手拇指指尖掐按,配合曲池穴可增强效果。体质虚弱者刺激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晕针。
痛风患者日常应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促进尿酸排泄。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避免关节负重。建议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别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疼痛剧烈时可短期服用依托考昔片。穴位刺激仅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规范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59万次播放
4.53万次播放
5.02万次播放
5.39万次播放
4.86万次播放
4.41万次播放
4.6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