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有哪些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措施主要有保证充足日光照射、合理补充维生素D制剂、科学喂养、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避免高危因素干预。
1、日光照射
每日保持30-60分钟户外活动,暴露面部和四肢皮肤直接接受阳光照射。紫外线B波段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夏季避开正午强光时段,冬季可选择上午10点至下午3点进行。婴幼儿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眼睛,可采取树荫下活动或使用遮阳帽。阴雨季节或高纬度地区需结合其他预防措施。
2、维生素D补充
母乳喂养婴儿出生后数日即需开始补充维生素D滴剂,每日400-800国际单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双胞胎需加大剂量。配方奶粉喂养者需计算奶液中维生素D含量后调整补充量。妊娠后期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建议每日补充600-1000国际单位。常用制剂包括维生素D3滴剂、维生素AD胶丸等,需遵医嘱规范使用。
3、科学喂养
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如蛋黄、动物肝脏、深海鱼类等。1岁后保证每日500毫升强化维生素D牛奶或配方奶。避免长期单一谷物饮食,控制植酸含量高的未发酵谷物摄入。早产儿及生长过速婴儿需增加磷、钙等矿物质供给,维持营养素平衡。
4、生长监测
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身高体重增长曲线。重点观察前囟闭合情况、牙齿萌出时间及肋骨串珠等体征。高危人群每3-6个月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维持30-50ng/ml适宜浓度。发现夜间哭闹、多汗等早期症状时及时就医评估。
5、风险规避
避免长期使用防晒指数超过SPF15的防晒产品影响皮肤合成。慢性腹泻、肝胆疾病患者需加强维生素D吸收监测。早产儿、深色皮肤人群、冬季出生婴儿应列为重点预防对象。某些抗癫痫药物需配合增加维生素D补充剂量。
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需贯穿生命全周期,从孕期开始建立三级预防体系。除上述措施外,建议保持规律运动促进骨骼发育,2岁以下婴幼儿避免过早负重行走。出现方颅、鸡胸等体征时需立即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疗干预。日常注意观察儿童运动发育里程碑,建立个性化营养补充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