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溏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中医
便溏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脾虚湿盛、脾胃阳虚、肝郁脾虚、肾阳不足、湿热蕴结等因素有关。中医认为便溏主要因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水湿运化失常,表现为大便稀溏、排便次数增多等症状。
1、脾虚湿盛
长期饮食不节或劳倦过度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下注肠道而致便溏。常伴有食欲不振、肢体困重。治疗需健脾化湿,可选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方剂,配合艾灸足三里穴。
2、脾胃阳虚
过食生冷或久病耗伤阳气,脾胃失于温煦则运化无力,水谷不化而溏泄。多见大便清稀、腹部冷痛。宜温补脾肾,方选附子理中丸配合隔姜灸神阙穴,日常忌食寒凉。
3、肝郁脾虚
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而影响运化功能。症状多与情绪波动相关,兼见胁胀嗳气。治疗需疏肝健脾,常用痛泻要方加减,配合按压太冲穴疏解肝郁。
4、肾阳不足
年老体弱或房劳过度致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出现五更泄泻、腰膝酸冷。需温补肾阳,方选四神丸合真人养脏汤,辅以督脉灸加强温阳效果。
5、湿热蕴结
外感湿热或饮食肥甘酿生内湿,湿热下迫大肠则见便溏臭秽、肛门灼热。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配合刺络放血祛除湿热。
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久居潮湿环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适量食用山药、薏苡仁、莲子等健脾食材。长期便溏或伴随消瘦、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辨证施治。中医调理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思虑伤脾,配合八段锦等柔和运动增强脾胃功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9万次播放
6.53万次播放
5.87万次播放
6.38万次播放
5.9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