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怎么治
缺铁性贫血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铁剂、治疗原发病、输血治疗、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缺铁性贫血通常由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妊娠期需求增加、青少年生长发育过快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缺铁性贫血患者应适量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如猪肝、鸭血、红肉等动物性食物,以及黑木耳、菠菜等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吸收率较低,但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建议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一起食用,避免与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同食。
2、补充铁剂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琥珀酸亚铁片等。铁剂治疗期间可能出现恶心、便秘等不良反应,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轻胃肠道刺激。铁剂治疗通常需要持续3-6个月,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2-3个月以恢复体内铁储备。
3、治疗原发病
缺铁性贫血可能与消化道溃疡、痔疮、月经量过多等慢性失血性疾病有关。治疗原发病是改善缺铁性贫血的关键,如消化性溃疡患者可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治疗,痔疮患者可使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治疗。对于月经量过多的女性患者,需排查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
4、输血治疗
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出现明显缺氧症状或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能需要输血治疗以快速改善缺氧状态。输血治疗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避免输血过量导致铁过载。输血后仍需继续补充铁剂以纠正缺铁状态,同时积极寻找并治疗导致贫血的病因。
5、定期复查
缺铁性贫血患者治疗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常规、血清铁蛋白等指标,评估治疗效果。通常治疗1-2周后网织红细胞开始上升,治疗1个月后血红蛋白应有明显提升。若治疗效果不佳,需考虑是否存在铁剂吸收障碍、持续失血或诊断错误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缺铁性贫血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等,有助于血红蛋白合成。避免长期饮用浓茶、咖啡等影响铁吸收的饮品。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但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缺氧症状加重。治疗期间如出现心悸、头晕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63万次播放
5.88万次播放
5.67万次播放
5.72万次播放
5.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乳腺导管病变4a严重吗
- 2 蜂子蛰了怎么办
- 3 脑出血有哪些后遗症
- 4 刷酸要隔几天可以刷一次
- 5 木瓜的功效与作用点
- 6 有利于乳房结节的运动
- 7 儿童中暑怎么办
- 8 甲醛轻度中毒能自愈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