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区别
酒精性肝炎与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酒精性肝炎主要由长期过量饮酒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则多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因素相关。两者可通过肝功能检查、影像学及病因学检测进一步鉴别。
1、病因差异
酒精性肝炎的直接诱因是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的毒性作用,每日酒精摄入量超过40克持续5年以上者风险显著增加。慢性活动性肝炎的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肝炎中机体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肝细胞。部分药物或代谢性疾病也可能引发慢性活动性肝炎。
2、病理特征
酒精性肝炎典型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中性粒细胞浸润及马洛里小体形成,晚期可进展为纤维化。慢性活动性肝炎则以界面性肝炎为特征,伴随淋巴细胞浸润和桥接坏死,病理检查可见汇管区扩大及纤维间隔形成。两者均可导致肝硬化,但发展速度和并发症倾向存在差异。
3、临床表现
酒精性肝炎急性发作时常出现发热、黄疸、肝区疼痛,部分患者伴有胰腺炎或戒断症状。慢性活动性肝炎多表现为持续性乏力、食欲减退,病情波动时可出现黄疸加重。酒精性肝炎患者往往有明确饮酒史,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可能携带病毒标志物或自身抗体阳性。
4、实验室检查
酒精性肝炎常见AST/ALT比值大于2,γ-谷氨酰转肽酶显著升高。慢性活动性肝炎以ALT持续异常为主,病毒性肝炎可检测到相应抗原抗体,自身免疫性肝炎则多见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阳性。两者均可出现血清胆红素升高和白蛋白降低,但程度与病程相关。
5、治疗原则
酒精性肝炎的核心治疗是终身戒酒,重症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己酮可可碱。慢性活动性肝炎需针对病因治疗,病毒性肝炎采用恩替卡韦片、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性肝炎首选泼尼松龙片联合硫唑嘌呤片。两者均需营养支持,晚期肝硬化患者可能需肝移植。
对于疑似肝炎症状者,应避免饮酒并尽早就医完善检查。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定期监测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指标,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预防传染。出现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时需立即住院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39万次播放
2.0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