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性传播吗
乙肝可以通过性传播,但性传播并非唯一途径。乙肝病毒传播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等。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乙肝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中,性行为过程中如果未采取保护措施,病毒可能通过黏膜或皮肤微小破损进入对方体内。无防护措施的性行为、多性伴侣等情况下传播风险较高。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降低传播概率,但无法完全避免。若一方存在口腔溃疡、生殖器黏膜破损等情况,传播概率可能增加。
除性传播外,乙肝病毒还可通过其他途径传播。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携带病毒的孕妇可能将病毒传染给新生儿。血液传播包括输血、共用注射器、纹身或穿耳洞等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操作中因器械消毒不彻底导致的感染。密切接触传播常见于家庭成员之间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
乙肝病毒感染后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式,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与他人共用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发生高危行为后应及时就医评估。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26万次播放
3.36万次播放
3.4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