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假性近视,什么是真性近视
假性近视是睫状肌痉挛导致的暂时性视力模糊,真性近视是眼轴变长或角膜曲率异常引起的永久性屈光不正。假性近视可通过休息缓解,真性近视需光学矫正。主要有睫状肌调节异常、眼轴长度改变、角膜曲率变化、晶状体屈光力异常、遗传因素等影响因素。
1、睫状肌调节异常
假性近视主要由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引起,常见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后。表现为看远模糊但视力波动大,使用阿托品滴眼液松弛睫状肌后视力可恢复。日常可通过20-20-20法则缓解,即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真性近视。
2、眼轴长度改变
真性近视的核心特征是眼轴超过24毫米,每增长1毫米约增加300度近视。与巩膜胶原纤维异常增生有关,表现为持续性视力下降,需通过验光配镜矫正。角膜塑形镜可延缓青少年眼轴增长,但无法逆转已延长的眼轴。
3、角膜曲率变化
角膜曲率超过43D时会引发屈光性近视,常见于圆锥角膜患者。表现为规则或不规则散光,可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测。轻度病例可使用环孢素滴眼液控制进展,重度需行角膜交联手术。与假性近视不同,角膜曲率异常导致的视力障碍无法自行恢复。
4、晶状体屈光力异常
核性白内障早期可能表现为近视度数加深,属于继发性真性近视。与晶状体纤维密度增加有关,需通过裂隙灯检查确诊。可考虑使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延缓进展,成熟期需行超声乳化手术置换人工晶体。
5、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近视的儿童发生真性近视概率显著增高,与COL1A1基因变异相关。建议学龄前开始建立屈光档案,每3-6个月监测眼轴。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可减缓遗传性近视进展,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建议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自然光刺激有助于多巴胺分泌控制眼轴增长。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环境光照不低于300勒克斯。定期进行散瞳验光可准确区分真假近视,避免误诊。已确诊真性近视者应每6-12个月复查眼底,预防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91万次播放
6.84万次播放
6.26万次播放
7.1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