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在肛门的退烧药有哪些
塞在肛门的退烧药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布洛芬栓、小儿退热栓、阿司匹林栓、吲哚美辛栓等。这类药物通过直肠给药可快速吸收,适用于口服困难或伴有呕吐的发热患者,但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一、对乙酰氨基酚栓
对乙酰氨基酚栓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缓解轻度至中度疼痛。该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发挥退热作用,直肠给药吸收迅速。使用后可能出现局部刺激感,肝功能不全者慎用。需避免与其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药物联用。
二、布洛芬栓
布洛芬栓适用于儿童及成人发热症状,兼具抗炎镇痛作用。其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致热物质生成,退热效果可持续较长时间。消化道溃疡患者禁用,用药期间需监测肾功能。与抗凝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三、小儿退热栓
小儿退热栓多为复方制剂,含对乙酰氨基酚等成分,专为儿童设计。适用于3岁以上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引起的发热。使用时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与止咳祛痰药同用。给药后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四、阿司匹林栓
阿司匹林栓除退热外还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但儿童病毒感染期间禁用以防瑞氏综合征。成人使用时可能引发胃肠道反应,哮喘患者慎用。该药与抗酸剂同服会降低药效,用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五、吲哚美辛栓
吲哚美辛栓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适用于顽固性高热及风湿性疾病伴发的发热。其退热作用强但不良反应较多,可能引起头痛、眩晕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老年患者及心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短期使用。
使用肛门退烧药前应清洁直肠,给药后保持卧位防止药物滑出。两次用药需间隔足够时间,24小时内不宜超过规定次数。若发热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精神萎靡、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用药期间建议多饮水保持体液平衡,配合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避免穿着过多衣物影响散热。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慢性病患者使用前必须咨询医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1万次播放
7.64万次播放
7.2万次播放
7.61万次播放
8.08万次播放
7.9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