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需要治疗吗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通常无须立即治疗,但需定期随访监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多数可自行消退,少数可能进展为高度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属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阶段,通常由低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导致。宫颈细胞学检查发现异常细胞改变,但未达到高度病变标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部分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或异常阴道分泌物。该病变具有较高自然消退率,医生一般建议6-12个月复查宫颈细胞学和HPV检测,观察病变变化。随访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吸烟,均衡饮食以增强免疫力。
若随访中发现病变持续存在超过两年,或进展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则需考虑治疗。治疗方式包括宫颈环形电切术、冷冻治疗等局部切除方法,旨在去除异常细胞。合并高危型HPV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或既往宫颈病变病史者更易进展,需缩短随访间隔。妊娠期发现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通常推迟至产后处理,避免对妊娠造成影响。
建议患者遵医嘱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避免多个性伴侣等高风险行为,适龄女性可接种HPV疫苗预防感染。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排液应及时就诊,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术后需按约定时间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47万次播放
3.82万次播放
3.1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