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特点
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以控制症状、预防发作为主,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和白三烯调节剂。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由遗传、环境因素和免疫反应共同作用导致,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和呼吸困难。儿童哮喘的特点包括症状发作频繁、夜间加重、运动后易诱发,且与过敏原接触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1、遗传因素在儿童哮喘中起重要作用。父母一方或双方有哮喘病史,孩子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家族中若有过敏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史,也会增加哮喘发生的可能性。基因多态性与气道高反应性、炎症介质释放等病理过程相关,影响哮喘的严重程度和治疗反应。
2、环境因素是儿童哮喘的重要诱因。室内外空气污染、二手烟暴露、尘螨、花粉、宠物皮屑等过敏原均可诱发或加重哮喘症状。气候变化、冷空气刺激也是常见的诱发因素。改善生活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措施有助于减少哮喘发作。
3、生理因素与儿童哮喘密切相关。婴幼儿时期气道发育不完善,气道壁较薄,平滑肌易收缩,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Th1/Th2细胞平衡失调,导致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增强。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哮喘症状可能缓解,但仍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至成年。
4、病理机制涉及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重塑。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释放炎症介质,导致气道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高。长期反复炎症刺激可引起气道壁增厚、基底膜增厚等结构改变,影响肺功能。早期抗炎治疗可延缓或阻止气道重塑过程。
5、临床表现具有典型性。儿童哮喘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胸闷,夜间或清晨症状加重。运动后、情绪激动、接触过敏原后易诱发症状。严重发作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三凹征等。肺功能检查显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6、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详细询问病史,了解症状特点、诱发因素、家族史等。体格检查可发现哮鸣音。肺功能检查、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过敏原检测等有助于确诊。需与支气管炎、肺炎、异物吸入等疾病鉴别。
7、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预防发作。长期控制药物首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快速缓解药物使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可辅助治疗。严重发作时需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
8、非药物治疗同样重要。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防螨寝具。适度运动可提高肺功能,如游泳、慢跑。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9、预防措施包括孕期保健、母乳喂养、避免二手烟暴露。早期识别高危儿童,进行过敏原筛查。普及哮喘知识,提高家长和患儿的自我管理能力。疫苗接种可减少呼吸道感染,降低哮喘发作风险。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可控制的慢性疾病,通过规范化治疗、环境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大多数患儿可获得良好控制,改善生活质量。早期诊断和长期管理是关键,家长应积极配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定期随访,监测病情变化,预防急性发作,减少并发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全麻禁食8小时还是12小时
- 2 垫下巴不衔接的原因是什么
- 3 正常人血压值是多少
- 4 风湿和类风湿哪个厉害
- 5 红花果能长期泡水喝吗
- 6 鼻炎倒流喉咙总有痰怎么治
- 7 目窗穴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 8 失眠可以吃谷维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