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怎么办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可通过补液治疗、调整饮食、使用益生菌、服用蒙脱石散、接种疫苗等方式治疗。轮状病毒感染通常由接触污染物品、免疫力低下、卫生条件差、病毒变异、季节因素等原因引起。
1、补液治疗
轮状病毒腹泻易导致脱水,口服补液盐Ⅲ是首选补液方式。该药物含葡萄糖和电解质,能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轻度脱水患儿每公斤体重需补充50-100毫升补液溶液。若出现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等中重度脱水症状,需静脉补液治疗。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皮肤弹性变化。
2、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可增加喂养频率。已添加辅食的患儿需选择低乳糖、低纤维食物,如米汤、苹果泥、胡萝卜泥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饮食加重渗透性腹泻。少量多餐有助于营养吸收,家长需记录患儿进食量和排便次数。
3、使用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泻症状。该药物含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和粪肠球菌,能抑制轮状病毒复制。布拉氏酵母菌散也是常用益生菌制剂,可增强肠道屏障功能。益生菌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疗效。
4、服用蒙脱石散
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病毒和毒素,减轻水样便症状。该药物通过层状结构覆盖肠黏膜,保护消化道免受刺激。使用时需按说明书配比兑水,避免浓度过高引起便秘。蒙脱石散可能影响其他药物吸收,应间隔1-2小时服用其他药物。
5、接种疫苗
口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国产疫苗需在6-32周龄完成2剂接种。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低热、烦躁等轻微反应。早产儿或免疫缺陷患儿接种前需评估风险。疫苗保护率较高,但仍有突破感染可能,家长仍需注意日常防护。
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需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氧化锌软膏。患儿衣物、玩具应定期消毒,照顾者接触前后要规范洗手。恢复期可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如蒸蛋羹、鱼肉泥等。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流行季节前可咨询医生进行预防性用药。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或抽搐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697次播放
8060次播放
2743次播放
3881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备孕前要注意什么
- 2 吃蓝莓能增强记忆力吗?
- 3 三拗片有消炎作用啊
- 4 九力氨糖效果怎么样
- 5 一岁宝宝长痱子擦什么好的最快
- 6 吃栗子有什么营养呢?
- 7 7岁儿童缺钙的症状
- 8 宝宝喉咙有疱疹发热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