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是由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血压下降、腰痛、尿量少等,但并不存在四肢酸痛的症状。如果打完出血热疫苗后四肢酸痛,可能和药物不良反应、过敏、感染、休克等原因有关。
1、药物不良反应:出血热疫苗是一种预防性疫苗,适用于高危人群,打完出血热疫苗后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疼痛、红肿等,部分人群还可能会出现四肢酸痛的症状。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可以进行局部热敷,缓解症状;
2、过敏:如果自身属于过敏体质,可能会对出血热疫苗中的某些成分过敏,从而出现四肢酸痛的症状,常伴有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应及时遵医嘱应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3、感染:在接种出血热疫苗后,机体抵抗力可能会暂时下降,如果不注意保暖,可能会受到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出现四肢酸痛的症状。建议及时就诊,并遵医嘱予以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休克:如果出血热疫苗的过敏反应较为严重,可能会引起休克,导致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意识障碍等,从而造成四肢酸痛。建议及时遵医嘱予以补液治疗,必要时可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应在第0、2、6个月各接种一针,超过此期限则不建议接种。同时,在接种完出血热疫苗后应在现场观察30分钟,如果无不适症状才可离开。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